出刊年月/Date of Publishing
1978.06
所屬卷期/Vol. & No. 第8卷第2期 Vol. 8, No. 2
類型/Type 研究論文 Research Article
出刊年月/Date of Publishing
1978.06
所屬卷期/Vol. & No. 第8卷第2期 Vol. 8, No. 2
類型/Type 研究論文 Research Article
篇名/Title
Emerson’s Changing View of Nature and His Era
愛默生自然觀的演變與其時代的關係
作者/Author
田維新 Morris Wei-Hsin Tien
頁碼/Pagination
pp. 43-72
摘要
本文旨在闡明愛默生自然觀演變的過程。從其早期的《自然》一書到晚期的〈論經驗〉和〈論命運〉等文,可看出愛默生的自然觀不但隨時在演變,且其演變過程與當時的思想背景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自然》出版於1836年。因當時機械的發明和工業文明的進步,人類生活享受隨著經濟的成長而提高,然而人與自然的完美配合卻因而破壞。過去舊有的價值觀念也不再受到重視。愛默生想藉《自然》這本書來強調人與自然的關係。他認為人與自然的關係是心物融和,而非單純的唯心或唯物。他這種「非我」與「自我」的配合,非常接近中國人之「天人合一」的哲學。
〈論自然〉及〈論自然的法則〉二文是愛默生表現其中期自然觀的代表作。這個時期的愛默生深受自然科學 (尤其地質學) 和逹爾文進化論的影響。對人類 (尤其當時的美國人) 征服自然及社會演進的事實極感興趣。在此二文中,其早期以「靈」包涵在「自我」之內及「自然」為「靈」的外現的說法,已為「靈」在「自我」之外,而人只是自然演進的後期產物觀點所取代。
愛默生晚期的自然觀,在〈論經驗〉及〈論命運〉二文中表現的最為明顯。早期出現在《自然》一書中的積極,及對自然所持有的希望和信心已不復可見。取而代之的,是對生命意義的懷疑,及對自然的失望。世界只是虛有其表,根本沒有精神的內涵。這一點,愛默生與許多二十世紀的美國作家的看法極為相近。
雖然愛默生的哲學思想並非完全建立在他的自然觀上,但他對自然的重視,卻可由其一再探討自然的意義而見一斑。
Abstract
--
關鍵字/Key Word
--
DOI
--
學門分類/Subject
文學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