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刊年月/Date of Publishing
1979.03
所屬卷期/Vol. & No. 第9卷第1期 Vol. 9, No. 1
類型/Type 研究論文 Research Article
出刊年月/Date of Publishing
1979.03
所屬卷期/Vol. & No. 第9卷第1期 Vol. 9, No. 1
類型/Type 研究論文 Research Article
篇名/Title
“Compensation,” Emerson’s Ebb and Flow
愛默生論補償
作者/Author
鮑鐸夫 William K. Bottorff
頁碼/Pagination
pp. 1-9
摘要
補償學說是愛默生哲學的根本。愛默生在童稚時候就很想以這個課題寫一篇文章。後來〈論補償〉一文即收入他的《論文初集》(Essays, First Series, 1841) 中,成爲該文集的第三章。
愛默生在他的手札中不只一次談到補償的問題,他認爲這是一個「嚴苛」而又「可怕」的觀念。在這一點上,愛默生顯然是與他的清敎徒祖先遙相呼應的,他甚至採用了「天佑」(Divine Providence) 這種字眼。不過,他在〈論補償〉一文中也嘲弄了狹隘的正統的說法,他的補償學說也因此令人稍覺親切近人。然則二十世紀的思想家卻不接受愛默生的這一套,連帶地〈論補償〉一文也被視爲一篇糟透的文章。
事實上,〈論補償〉一文的結構至爲嚴謹。就像文前的那首詩,〈論補償〉的節湊充滿了抑揚頓挫。愛默生在他的文章中探用了正反的抽象陳述與具體說明,譬如行動與反應,黑暗與光明等等。他使用主句、分號及其他技巧來平衡他的文章,並使得文章的風格與語調在修辭上與主題密切相關。這篇文章是個眞正的有機體。
當愛默生談到道德問題時,他的討論高潮迭起。人的靈魂成了他議論的焦點。他認爲只有靈魂 (或心靈) 方能認識補償學說的眞義。
最後,愛默生和清教徒一樣,表示了他對心靈這一課題的敬畏,他相信對於人生的磨難與悲劇,靈魂是人類最終的補償。信仰的落潮將因認識靈魂而告終結,同時認識靈魂也創造了一股潮流,足以淹埋所有的疑惑與恐懼,並使他的補償學說符合了超越主義的哲學體系。
Abstract
--
關鍵字/Key Word
--
DOI
--
學門分類/Subject
文學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