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刊年月/Date of Publishing
1979.09
所屬卷期/Vol. & No. 第9卷第3期 Vol. 9, No. 3
類型/Type 研究論文 Research Article
出刊年月/Date of Publishing
1979.09
所屬卷期/Vol. & No. 第9卷第3期 Vol. 9, No. 3
類型/Type 研究論文 Research Article
篇名/Title
From Calvinism to Capitalism: The Secularization of the American Work Ethic
從喀爾文主義到背本主義:美國人工作倫理之世俗化
作者/Author
吳榮義 Rong-I Wu
頁碼/Pagination
pp. 73-90
摘要
美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因此美國經濟發展之歷史曾經引起許多學者的研究興趣。由於美國歷史很短,其祖先多來自歐洲,因而研究美國經濟發展史就不能忽略歐洲的影響。實際上,這些移民把他們的傳統從歐洲帶到美國,經過一段時期之後,已逐漸轉化爲「美國式」的。對這問題之看法,一般認為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1843-1546) 及喀爾文 (John Calvin, 1509-1564) 二人引起的宗敎改革對於歐洲及其他地區工業革命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歐洲人移民美國結果,把喀爾文主義帶進美國;可是喀爾文主義是一種十分嚴格的宗敎哲學,其特徵是一方面視職業爲上帝所賜,也就是天職的思想,另一方面是產生了營利的作風。美國目前是世界上資本主義盛行的國家,如何從喀爾文主義轉變爲資本主義是本文分析的重點。我們可把美國歷史按重要事件分成三階段:(一) 殖民時期 (1783年以前),(二) 西部擴張時期 (1783-1860),(三) 商業化時期 (1860-1910)。在第一階段,美國人雖追求利潤,但宗敎之限制力量相當大。到第二階段,移民向西部開拓,但由於從事土地之開墾及出售比從事農耕之利潤更大,因而產生許多專事開拓土地以供出售之拓荒者。此時,宗敎之影響力已式微。到了第三階段,農民逐漸採用農業機械及新的耕種技術,以增加收益;在農業經營決策過程中農民已不再考慮到宗敎因素,而以所獲利潤高低作爲決定因素,此時美國社會便逐漸完全進入資本主義社會的階段。
Abstract
--
關鍵字/Key Word
--
DOI
--
學門分類/Subject
經濟學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