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刊年月/Date of Publishing
1981.09
所屬卷期/Vol. & No. 第11卷第2/3期 Vol. 11, No. 2/3
類型/Type 研究論文 Research Article
出刊年月/Date of Publishing
1981.09
所屬卷期/Vol. & No. 第11卷第2/3期 Vol. 11, No. 2/3
類型/Type 研究論文 Research Article
篇名/Title
A Wrong Man in the Wrong Place: An Assessment of the Failures of General Joseph W. Stilwell in China
史廸威使華任務失敗之評析
作者/Author
魏良才 Liang-tsai Wei
頁碼/Pagination
pp. 127-166
摘要
民國30年 (1941) 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中、美丶英共同對日作戰。爲促成盟國軍事合作,羅斯福與邱吉爾決定成立中國戰區,並敦請蔣委員長擔任最高統帥、委員長應允並請美方派遣高級將領來華出任中國戰區參謀長,此爲史廸威使華任務之緣起。
史廸威於31年 (1942) 3月初抵達重慶,晉謁委員長後即赴緬甸督導國軍作戰。緬甸之役,由於英軍鬥志盡失,國軍裝補欠缺而遭致挫敗,國軍傷亡慘重,史廸威於勢危之際率百餘人,潛遁印度,而置國軍安危於不顧。緬甸之敗,史氏引爲個人奇恥大辱,並歸咎於委員長掣肘及國軍將領之不服命令。史氏在其個人日記、書信及致軍部之文件中對委員長及中國軍政領袖,多所指責,自是間隙遂生。
其後,史廸威爲雪其緬敗之恥,屢次透過馬歇爾及羅斯福,強迫中國政府接受共重編與改革國軍以及容共之計劃,並謀求掌握對所有國軍之控制權。開羅會議之後,史廸威更暗中佈下圖害委員長之險謀,計雖未行,但共仇恨心態已昭然若揭。委員長在忍無可忍之下,乃於民國33年 (1944) 9月請羅斯面將其召回。史廸威使華任務之失敗,令其長官兼至友之馬歇爾對委員長及中國政府深感不滿。其後馬歇爾來華調停國共之爭時,其態度偏私不公,史廸威之使華失敗,實爲主因。
本文之目的即在探討史迪威個人背景,使華緣起,任務失敗之主要原因及對其後中美闕係發展之影響。
Abstract
--
關鍵字/Key Word
--
DOI
--
學門分類/Subject
史學 History